文章详情

发现痴呆症早期信号远离“百年孤独”

2022.05.17    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痴呆症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痴呆患者的发病率为0.71%,约有1000万名老年痴呆症患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30%。痴呆症是以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能够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缓解症状。发现痴呆症13种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信号,有助于使广大患者远离“百年孤独”。

  痴呆是一种认知障碍。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转换成内在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失语、失认、失用、理解判断等多个认知域。其中1项认知域受损为认知障碍,当2项及以上认知域受损,并影响个体日常或社会活动能力时,应考虑为痴呆。痴呆是严重的认知障碍,是由于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后天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可由脑退行性变(如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变性、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痴呆等)引起,也可由心脑血管疾病、感染、代谢性疾病、外伤、中毒、肿瘤、药物滥用等导致。

  痴呆患者还伴发精神情感症、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精神情感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淡漠、意志减退、不安、抑郁、焦躁等;行为异常包括徘徊、多动、攻击、暴力、捡拾垃圾、藏匿东西、过食、异食、睡眠障碍等;人格改变是指从以往性情大度、温顺变得非常自私、固执。

  早期预防痴呆症的关键是什么?

  发现痴呆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信号,它提示痴呆症即将到来。

  记忆衰退,影响日常生活,如忘记频率增高,甚至重要记忆经过提醒也无法想起。同时,记忆错误(如虚构)、记忆增强(如久远的事情记忆异常清晰)也可能是痴呆症的信号;

  对自身及物品的位置关系不能准确判断,如停车时找不到停车位、回家时迷路、不能准确临摹立体图、穿衣困难(穿反、穿错)等;

  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工作,如司机走错路、数学老师教错计算符号等。计算能力减退,如买菜找错钱、不能进行简单计算及识别算术符号等;

  言语表达能力异常,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现象,不能精准表达名词,对复杂精细动作的前后顺序失去判断,如冲糖水应取糖、入杯、倒水、搅拌,而患者可能直接向糖盒中倒水;

  对时间、地点概念下降。有时搞不清上午还是下午,在家里突然觉得陌生。不能执行或模仿精细熟练的动作,如不能弹琴、书写和编织;

  判断力、警觉性变低,如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借钱给陌生人;

  抽象思考、逻辑分析困难,如难以看懂电子产品说明书、对有逻辑关系的语言听不明白;

  频繁摆放物品并导致错乱,如把鞋放在衣柜里、将水果放在鞋柜里。不能辨别熟悉的物体及不能认出熟悉的家人和朋友,对赤橙黄绿青蓝紫及各种声音分辨困难;

  行为、情绪及个性出现改变,如易怒、随地吐痰、拿超市东西不付款、疑心病重、口不择言或沉默寡言;

  当发现老年人有上述认知信号变差时,应及时就医,做神经心理、影像学检查评估诊疗。此外,家人也要留心老人病情变化,细心照料,避免走失、跌倒等意外发生。目前,临床上常见阿尔茨海默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两种类型。医学研究表明,这两种类型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均与乙酰胆碱浓度降低及海马区神经元受损有关。

  在临床实践中,两种类型痴呆症均以改善认知功能治疗为主,医生为患者治疗时,必须寻找到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防治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最根本方法,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防治高血压、防治糖尿病等。同时,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也必不可少。例如,痴呆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可选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出现幻觉、妄想、激越等精神行为症状,可短期使用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出现生活能力减退、营养不良等,应对症治疗。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痴呆症患者没有到医院治疗。轻度痴呆症患者的症状一般不易察觉,当出现一系列引起患者和家属察觉的症状时,病情一般已经发展到中重度,而此时治疗往往愈后不佳。各种类型痴呆症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约为5至10年,绝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早期识别认知障碍是防治痴呆症的关键。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