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勿谈“蛋白尿”色变:蛋白尿不等于尿毒症

2022.05.17    3

  作为肾病科的医生,形形色色的肾病患者都有接触过,因为对肾脏健康的知识不是很了解,一些患者也很容易踏入误区,继而误解自身疾病,徒增恐慌。

  就在前几天,刚刚接待了一名查出蛋白尿的肾病患者,我们称其为老王。老王一拿到单子,就害怕得有些跌躺在椅子上,经过一番询问,才终于搞清楚缘由:

就在前几天,刚刚接待了一名查出蛋白尿的肾病患者

  原来老王的检查报告单上,标示查出了蛋白尿的症状,而老王一直都听说,蛋白尿是尿毒症的主要症状之一,自然而然地也对“蛋白尿=尿毒症”这一概念深信不疑,一度以为自己得了尿毒症......

  类似于老王这样的患者有很多,很多都将蛋白尿视作尿毒症,误以为自己也得了非常严重的疾病。其实这是错的,蛋白尿并不等于尿毒症。而想要理清这二者的关系,就要先来搞明白一个问题,即:到底什么是蛋白尿,蛋白尿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其实,判断是否为蛋白尿,主要看检查结果。

  正常尿蛋白小于150mg/d,定性为阴性。而如果尿蛋白大于150mg/d,为蛋白尿,定性尿蛋白阳性。一般150mg~1000mg/d之间为少量蛋白尿,定性尿蛋白一个加号。如果在1000mg~3500mg/d之间,为中等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一个加号到两个加号,大于3500mg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三个加号到四个加号,多见于肾病综合征等。

  因此,蛋白尿形成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尿毒症惹的祸。

  首先是生理性原因,比如在剧烈运动、受寒、发热、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会引起肾脏代谢活跃,继而导致暂时性的蛋白尿产生。这种类型的蛋白尿,并不属于疾病的范畴,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以缓解。

  其次是病理性原因。并不一定只有尿毒症会诱发蛋白尿,例如泌尿系统感染、溶血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前列腺炎症等,蛋白尿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之一。相比于尿毒症,这些疾病大多有着明确的治疗方法,蛋白尿的症状也可以恢复。

并不一定只有尿毒症会诱发蛋白尿

  同时,很多人还会把蛋白尿与泡沫尿划等号,其实这二者并非完全是一回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因为蛋白尿的标志,就是表面上的一层泡沫。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有泡沫的尿液就是蛋白尿,尿液表面形成泡沫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因为和马桶距离过大,尿液表面形成张力,导致泡沫出现;

  又或者是近期蛋白质食品摄入过多,导致尿液中掺杂蛋白质成分等;

  因为上述原因所形成的“泡沫尿”,并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自然也与蛋白尿无关。

  所以,当察觉到自己可能出现蛋白尿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排查,切勿随意猜忌担忧,徒增悲伤和不快。

  【参考文献】

  [1]罗钢, 姜红. 生理性蛋白尿与病理性蛋白尿的界定[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 31(11):4.

  [2]赵静. 蛋白尿的辨证施治体会[J]. 河北中医, 2010.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