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辟谣:尿液中有泡沫就是尿毒症?

2022.05.17    6

  关于尿毒症的话题有很多,因为尿毒症这一疾病的凶险性,大家对于早期尿毒症的症状也格外关注。

  而在众多的尿毒症症状中,蛋白尿一直是最明显的一种。如何辨别蛋白尿?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只要尿液中泡沫丰富,就极有可能存在蛋白尿的隐患。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

只要尿液中泡沫丰富,就极有可能存在蛋白尿的隐患

  泡沫尿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因为不少人将泡沫尿和蛋白尿“绑定”的缘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泡沫尿,是因为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导致蛋白质等物质排出,遇水形成了丰富的泡沫。

  的确,这可以算作是泡沫尿形成的病理性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蛋白尿,泡沫尿的形成,同样有生理性因素存在。

  泡沫尿形成的生理性因素如下:

  ①体位冲击的缘故

  每个人排尿的姿势,或者距离马桶的高度都是不一样的,自然排尿的体位也不同。

  相比之下,如果排尿时距离马桶过高,尿液表面的张力较强,本身尿液含有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在尿液表面活跃,也一样会形成泡沫,这是物理层面的原因,和疾病的关联不大。

  ②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

  身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效率是有限的,如果单次摄入蛋白质食物过多,一部分蛋白质会随着尿液流失,这是正常的现象。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产生的泡沫尿,并不能局限的认为是蛋白尿,往往会在多次排尿以后恢复,并不存在健康隐患。

  还有例如长期紧张所导致的应激泡沫尿, 运动过度所导致的泡沫尿等,都属于生理性泡沫尿的范畴。

  当然了,病理性泡沫尿,也不仅仅只有尿毒症这一种,例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病等,也会出现病理性泡沫尿的症状。由此可见,泡沫尿的形成,并不一定和尿毒症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坚定的辟谣:尿液中有泡沫,并不一定就是尿毒症。

  那么,应该如何区分尿毒症“专属”的泡沫尿?教给大家方法:看泡沫的形态。

  尿毒症所导致的泡沫尿,也就是蛋白尿,是因为肾小球过滤效率不足,血液中蛋白质流失过多形成的。

应该如何区分尿毒症“专属”的泡沫尿

  而蛋白质作为泡沫浮现在尿液上时,往往会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您的尿液呈现出这样的泡沫形态,就需要警惕蛋白尿和早期尿毒症的可能性。需要理智区分和细致的观察。

  当然,这并不是说,出现类似的蛋白尿,就一定是得了尿毒症,这只能说明肾脏可能受损,存在一定的肾病和尿毒症风险。切勿谈“蛋白尿”色变,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自身无虞。

  发现蛋白尿,应该去医院做哪些检查,确保自身健康?

  首先是,尿常规。

  正如上文提到,即使出现蛋白尿,也并不能保证其就是尿毒症,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疾病。通过尿常规、尿液分析、尿蛋白等检查,确认病症,才能更有效的针对治疗。

  其次是,肝肾功能和代谢指标。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都是尿毒症出现后会影响到的身体指标因素,如果这些指标不存在变化,即使是蛋白尿,也并不一定就是尿毒症的隐患。

  最后是,检查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

  目的是为了保证身体免疫系统不存在疾病问题,避免和排出稀有免疫疾病的隐患。

  综上所述,在发现泡沫尿以后,大家也不用太过慌张,泡沫尿=蛋白尿也只是谣言。即使真的是蛋白尿,也不应该妄自断定自己是尿毒症,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用科学的方法诊断排查,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参考文献】

  [1]康博士. 小便泡沫多是如何引起的?[J]. 健康指南:中老年, 2015(10):2.

  [2]陈舟. 出现泡沫尿就是有肾脏病吗[J]. 医师在线, 2021, 11(34):1.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