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降血糖的同时,别忘记降压、降脂

2022.05.17    5

  在中国,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在JAMA的报告,诊断或未被诊断的糖尿病人群约有10.9%(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约4%),糖尿病前期人群约35.7%,因此中国人高血糖人群约46.6%。很多人只关注如何降血糖,但是在降血糖的同时降压降脂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在JAMA的报告

  很多人好奇什么急性应激期。实际上,急性应激反应及急性应激障碍简称ASD,是指在遭受剧烈严重的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产生一过性精神障碍,一般在数天或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在发生应激性反应后,有什么药物能够治疗应激性血糖血压升高呢?

  随着近年来胰岛素剂型和注射装置的发展,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CSII)治疗。应激性高血糖见于多种急危重症的早期阶段,由此可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其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和对救治措施形成的干扰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应激性高血糖的降糖治疗,口服降糖药是不适宜的,一般是由胰岛素扮演“主角”,即将强化胰岛素治疗作为应激性高血糖的首选方案。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并发症甚至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心脑血管病。慢性并发症则包括多器官衰竭和慢性神经病变等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均有所降低、相应感染的发生率升高、而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相应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所有高血糖患者的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用量也会有所差异,医生会结合患者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和分泌水平,以及患者饮食、运动量等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切忌自己盲目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总之,应激性高血糖的胰岛素管理原则是强化治疗、短期应用,血糖降至目标范围内则停用,以防发生低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的胰岛素管理原则是强化治疗、短期应用

  糖友应当尽可能多了解有关胰岛素强化治疗相关知识;注意保持在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饮食、运动量的相对固定;应密切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08):679-701.

  [2]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J].药品评价,2010,7(03):4-10.

  [3]诸卫英,赵燕萍,兴易.血糖和糖皮质激索在危重病应激监测中的意义.救医学,2003,23(8):533-534.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